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指导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工程,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但有些地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长效管理机制未建立。
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问题。
国家如此重视饮水安全问题,对净水行业开拓农村市场是否有利?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个我们从源头来说起。根据中怡康测算数据来看,目前净水市场情况并不乐观。
由此可见,整个市场面临着自2013年末端净水市场爆发以来的最大挑战。2019年,更多的问题和选择摆在净水企业面前,末端净水市场增长将面临更大压力。穷则思变,发展下滑的净水市场将目光从一二线城市看向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城镇地区。
农村市场究竟有多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农村的净水器普及率达20%,全国就会产生600多亿元的销售额。预计到2020年,农村市场对净水器的消费量将达到3000万台以上,占消费总量的37 %左右。这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
而且在国家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大力支持城乡发展的情况下,个人对饮水安全及健康意识增强,购买能力也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净水器作为健康生活的标配来购置。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城镇地区逐渐成为净水器的主战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净水市场大有可为。
那么,净水企业应该怎么做?
摆正观念:“下乡”不是走低端之路
业界专家表示,大部分三四线市场相对于一二线市场来说是一个低端市场。因此,以前有不少行业品牌投放到农村市场的产品往往就是低端产品。但在这千载难逢的开拓市场机遇前,各个净水企业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发展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城镇市场并不意味着净水器品牌要走向低端,更不会影响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品牌建设:品质和服务是关键
很多三四线消费者会担心,进入三四线的净水器产品是品牌的淘汰产品,或者在服务品质上会有城乡差异。对此,企业必需要制定措施打消消费者顾虑,制定针对三、四线市场消费者的专门“服务”,以实际行动实现品质与服务的城乡一体,让农村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但如果一味追求销量忽视服务,那就只是昙花一现,且会对品牌造成损害。
合作共赢:良性竞争产品升级
在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净水企业更要共同联合起来,加大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城镇地区的净水普及宣传力度。此外从家用净水器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净水设备基本的净化功能,实现高端化、反渗透技术、大流量、智能化等解决用户更多痛点的产品增长明显,产品升级势在必行。
不论是国家政策的有利,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净水行业进军农村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净水器企业要想分享这块大蛋糕,就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进攻农村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各品牌企业能创新发展驱动,加速品牌、产品、技术及服务等全方位的优化升级,不负这大好契机,进一步开拓出更大的净水市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